Java学习笔记06-面向对象编程(下)

一、关键字:static

1、介绍

static:静态的,可以用来修饰属性、方法、代码块、内部类。

static修饰的成员,有以下特点:

  • 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。
  • 优先于对象存在。
  • 修饰的成员,被所有对象共享。
  • 访问权限允许时,可不创建对象,直接被类调用。

有关static修饰的成员特点,都可以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解释。

2、修饰属性

static修饰的属性称为静态变量(类变量,类属性),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,可以通过类名.静态变量的方法调用。静态变量的加载早于对象的创建,且在内存中只会存在一份,保存在方法区静态域中。常见的静态变量:System.outMath.PI等。

静态变量(类变量) vs 非静态变量(实例变量)

  • 静态变量:可以通过类.静态变量对象.静态变量两种方法调用。多个对象共享一个静态变量,通过一个对象修改此属性,其他对象调用时是被修改后的值。
  • 实例变量:只能通过对象.实例变量的方式调用。每个对象都独立地拥有一套类中的实例变量,实例对象归具体的某个对象所有,修改某个对象的实例变量,不会影响其他对象同样的变量。

3、修饰方法

静态方法vs非静态方法

  • 静态方法:可以通过类.方法对象.方法两种方法调用。静态方法只能调用静态方法和属性,可以通过创建对象的方法调用非静态方法和属性。静态方法不能使用thissuper关键字。
  • 非静态方法:既可以调用静态方法,也可以调用非静态方法。

静态方法不可以被重写。

4、使用场景

  1. 判断属性是否要声明为静态的:
    • 属性可以被多个对象共享,不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不同,比如银行利率。
    • 类中的常量一般声明为static final的。
  2. 判断方法是否要声明为静态的:
    • 操作静态属性的方法一般声明为静态的。
    • 工具类中的方法习惯上声明为静态的,比如MathArraysCollections

5、单例模式

单例模式,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件系统中,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,并且该类只提供一个取得其对象实例的方法。

设计单例模式根据以下思路:

  1. 想让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,就要将构造器权限设置为private,在类内部创建此对象。这样外部不能用new操作符创建新的对象。
  2. 外部想要得到这个类的对象,就需要调用publicstatic方法得到此对象。
  3. 获取对象的方法是static的,则指向类内部产生的该类对象的变量也必须是static的。

根据以上思路,有两种单例模式写法,饿汉式懒汉式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//饿汉式单例模式
class Bank{
//1.私有化类的构造器
private Bank{}

//2.创建类的私有对象属性
//4.方法是静态的,则此对象属性必须是静态的
private static Bank instance = new Bank();

//3.提供公共的静态方法,返回类的对象
public static Bank getInstance(){
return instance;
}
}

//懒汉式单例模式
class Bank{
//1.私有化类的构造器
private Bank{}

//2.创建类的私有对象属性,先不初始化
//4.方法是静态的,则此对象属性必须是静态的
private static Bank instance;

//3.提供公共的静态方法,返回类的对象
public static Bank getInstance(){
if (instance == null){
instance = new Bank();
}
return instance;
}
}

饿汉式单例模式vs懒汉式单例模式:

  • 饿汉式:无论有没有使用,都创建对象实例,对象加载时间较长;但饿汉式单例模式线程安全的。
  • 懒汉式:延迟对象的创建;以上写法是线程不安全的,可以修改为线程安全的。

单例模式的应用:

  • 网站的计数器
  • 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
  • 数据库连接池
  • 读取配置文件的类
  • Application
  • Windows任务管理器
  • Windows回收站

二、理解main方法

main()方法是程序的入口,其形式为: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},从形式上可知:

  • main()方法也是普通的静态方法,可以通过类名.main()的方式调用。main()方法调用其他非静态方法需要创建对象,然后使用对象.非静态方法的方式调用。
  • main()有参数,可以作为与控制台交互的方式。

三、类的成员之四:代码块

  1. 代码块没有名字,自动执行。

  2. 作用:代码块用于对Java类或对象进行初始化。

  3. 一个类中可以定义多个代码块,按照先后顺序执行。
  4. 代码块如果有修饰符,只能使用static修饰。
  5. 静态代码块
    •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。
    • 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,只会执行一次。
    • 作用:用来初始化类的信息,比如对类变量赋值。
  6. 非静态代码块
    •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。
    • 随着对象的创建而执行,每创建一次对象就执行一次。
    • 非静态代码块先于构造器执行
    • 作用:可以在创建对象时,对对象的属性进行初始化。
  7. 静态代码块和静态方法类似,只能直接调用静态方法和属性。
  8. 代码块应用举例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public class Block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udent student = new Student();
}
static { //先加载BlockTest类,再加载Person类
System.out.println("BlockTest block");
}
}

class Perso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ublic Person(){}
//非静态代码块
{System.out.println("Person block");}

//静态代码块
static{System.out.println("Person static block");}
}

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{
private int number;
public Student(){
System.out.println("Student constructor");
}

{System.out.println("Student block");}

static {System.out.println("Student static block");}
}
/*
以上程序运行结果:
BlockTest block //先加载主类
Person static block //声明子类对象变量时,先加载父类,执行父类的静态代码块
Student static block //然后加载子类,执行子类的静态代码块
Person block //执行new语句通过构造器创建对象时,先执行父类非静态代码块
Student block //然后执行子类代码块
Student constructor //最后执行构造器
/*

以上结论可以总结为:由父及子,静态先行

属性赋值的方式以及顺序

  1. 默认初始化
  2. 显式初始化;多个代码块赋值(这两种方式根据代码顺序执行)
  3. 构造器初始化
  4. 创建对象以后,通过对象调用属性或方法进行赋值

四、关键字:final

final:最后的,可以用来修饰方法变量

  • final修饰:表示此不能被其他类继承,比如String类、System类、StringBuffer类等
  • final修饰方法:表明此方法不能被重写,比如Object类的getClass()方法
  • final修饰变量:包括属性局部变量,表示变量的值不允许被修改,此时的变量称为常量
    • final修饰属性,可以直接赋值,也可以先声明,然后在代码块中、构造器中再初始化赋值。
    • 构造器中初始化常量,可以通过形参为每个对象设置不同的常量值,比如身份证号。
    • final修饰局部变量时,对于方法内部的局部变量,使用final修饰变为常量;对于final修饰的形参,调用方法的时候赋值,然后不允许再修改。

static final用来修饰的属性,称为全局常量

五、抽象类与抽象方法

abstract:抽象的,可以用来修饰方法

1、抽象类

abstract修饰的类称为抽象类。

  • 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,可以使用多态。
  • 抽象类中一定有构造器,便于子类实例化时调用。
  • 实际开发中会提供抽象类的子类,让子类对象实例化,完成相关操作。

2、抽象方法

abstract修饰的方法称为抽象方法

  • 抽象方法只有方法的声明,没有方法体(没有{}),例:public void showInfo();
  • 包含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,反之,抽象类可以没有抽象方法。
  • 只有子类实现(类似于重写)了父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(包括直接父类间接父类的所有抽象方法),此子类才可以实例化,否则该子类也是抽象类。

1.abstract不能修饰变量、构造器、代码块。

2.因为抽象方法必须要被实现(重写),所以abstract不能用来修饰private方法、static方法、final的方法。同样,abstract也不能修饰final的类。

3、匿名子类

定义抽象类Person的匿名子类:

1
2
3
4
5
6
7
8
9
10
Person p = new Person(){
@Override
public abstract void eat(){
System.out.println("eat");
}
}; //匿名子类需要重写父类的抽象方法

abstract class Person{
public abstract void eat();
}

六、接口(interface)

interface:接口。接口定义的是一组规则,是和类并列的结构。继承是一种“是不是”的关系,而接口是“能不能“的关系。定义接口:interface Flyable{}

  • JDK 7及以前,接口中只能定义全局常量和抽象方法。
    • 全局常量:默认权限是public static final,关键字可以省略不写。全局常量可以通过接口.常量调用。
    • 抽象方法:默认权限是public abstract,关键字同样可以不写
  • JDK 8及以后,接口中除了能够定义全局常量和抽象方法以外,还能够定义静态方法,默认(default)方法。

    • 接口中定义的静态方法,只能使用接口调用,即接口.静态方法
    • 实现类如果调用接口的默认方法,使用接口.super.默认方法的方式调用。
    • 通过实现类的对象,可以调用接口的默认方法。默认方法可以被重写,但不是必须的,不强制,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必须被重写
    • 如果子类继承的父类和实现的接口中声明了同名同参的方法,如果子类没有重写,默认调用的是父类中的方法。(类优先原则)
    • 如果实现类同时实现了多个接口,这多个接口中定义了同名同参的默认方法,实现类必须重写此方法,否则报错。(接口冲突)
  • 接口中不能定义构造器,即接口不能够实例化。

  • 接口通过被类实现(implements)来使用。实现类必须实现接口的所有抽象方法,此类才能被实例化,否则此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。
  • Java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,弥补了Java无法多继承的缺陷。implements关键字在extends后面,比如父类B的子类A,实现了C、D两个接口:class A extends B implements C,D{}
  • 接口和接口之间可以继承,而且可以多继承。接口的具体使用体现了多态性。
  • 接口的匿名实现类,格式和抽象类的匿名子类相同。

七、类的成员之五:内部类

Java中允许将一个类A声明在另一个类B中,则类A内部类类B外部类内部类外部类的类名不能相同。

根据声明的位置不同,内部类又分为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(方法内、代码块内、构造器内)

1、成员内部类

成员内部类直接声明在类的内部,有两种身份:作为类的成员作为一个类

作为类的成员,具有类的成员的特征:

  • 可以调用外部类的结构
  • 可以被static修饰
  • 可以被四种不同的权限修饰符修饰

作为一个类,具有类的功能:

  • 成员内部类内可以定义属性、方法、构造器等,和一般的类定义相同
  • 可以被final修饰,表示不可以被继承。不加final则表示可以被继承
  • 可以被abstract修饰

1.非static的成员内部类中的成员不能声明为static的,只有外部类,或者static的成员内部类中才可以声明static成员。

2.外部类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,通过内部类.成员内部类对象.成员的方式。

3.成员内部类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所有成员,包括私有的数据。

2、局部内部类

局部内部类是声明在方法内、代码块内、构造器内的类。

局部内部类只能在声明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使用,但是局部内部类的对象可以通过外部方法的返回值返回使用,返回值类型只能是局部内部类的父类或父接口类型。

  • 局部内部类可以使用外部类的成员,包括私有的。
  • 局部内部类可以使用外部方法的局部变量,但必须是final的。JDK 8之后可以省略final关键字。
  • 和局部变量类似,局部内部类不能使用四种权限修饰符。
  • 局部内部类不能使用static修饰,也不能包含静态成员。

3、内部类的使用

实例化成员内部类的对象:

  • 静态成员内部类:外部类.内部类 对象名 = new 外部类.内部类();
  • 非静态成员内部类:①创建外部类对象:外部类 p = new 外部类();外部类.内部类 对象名 = p.new 内部类();

在成员内部类中区分调用外部类的结构:

  • this.属性表示内部类的属性
  • 外部类.this.属性表示调用外部类的属性

局部内部类中的使用案例:如下面代码中的public Comparable getComparable(){}

内部类的使用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class Person{
//静态成员内部类
static class Brain{
}

//非静态成员内部类
class Heart{ }

public void method(){
int num = 10;
class AA{
int aa = num;
} //方法中的局部内部类
//num = 20; //编译错误。局部内部类调用了num,则num是final的,不可以被修改。
}

{
class BB{} //代码块中的局部内部类
}

public Person(){
class CC{} //构造器中的局部内部类
}

public Comparable getComparable(){ //返回一个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的类的对象
//方式一,定义局部内部类
/*
class MyComparable implements Comparable{
public int compareTo(Object o){
return 0;
}
}
return new MyComparable();
*/

//方式二:使用匿名实现类,返回匿名实现类的匿名对象
return new Comparable() {
@Override
public int compareTo(Object o) {return 0;}
};
}
}

内部类在编译后,也会生成字节码文件:

①成员内部类:外部类$内部类名.class

​ 例如:Person$Brain.class

②局部内部类:外部类$数字 内部类名.class

​ 例如:Person$1AA.class

4、匿名内部类

匿名内部类不能定义任何静态成员、方法和类,只能创建匿名内部类的一个实例。一个匿名内部类一定是在new的后面,用其隐含实现一个接口或实现一个类。

格式:

new 父类构造器(实参列表)|实现接口(){

//匿名内部类的类体部分

}

匿名内部类特点:

  • 匿名内部类必须继承父类或实现接口。
  • 只能有一个对象。
  • 对象只能使用多态形式引用。

匿名内部类举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interface Product{
public double getPrice();
public String getName();
}
public class AnonymousTest{
public void test(Product p){
System.out.println("购买了一个" + p.getName() + ",花掉了" + p.getPrice()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AnonymousTest ta = new AnonymousTest();
//调用test方法时,需要传入一个Product参数,
//此处传入其匿名实现类的实例,匿名内部类。
ta.test(new Product(){
public double getPrice(){
return 567.8;
}
public String getName(){
return "AGP显卡";
}
});
}
}
查看评论